【穿越民国从黄埔走向抗战】小说免费阅读,请收藏 钢笔小说【goboo.cc】
陈子厚斟酌着道,“比如何团长可以说,他东征路上或者作战时,某次曾经和仙州大哥偶然说起过,如果部队处境危险,可以为了保全部队,而选择后撤。”
“如此这般,何团长应该说就替仙州大哥承担了一半责任,也给了校长不杀仙州大哥的台阶。”
“毕竟只有保住部队,才能继续作战,没了部队,那也就意味着作战失败了。”
陈子厚之所以敢判断何应钦会想办法救下李仙洲,并不是胡乱猜测,而是有一定道理和依据的。
首先,何应钦的性格相对宽厚一些,对于部下很少苛责,几乎不会眼看着李仙洲送命而不发一词,这是其一。
其二,东征开始后,教导一团连战连捷,何应钦应该已经意识到这支部队之所以能所向披靡,在一定程度上是和有这些军校学生作为基层军官有极大关系的。
因此,对于他们这些一期生,何应钦一定会十分珍惜,只要情有可原,他觉不会置之不理。
还有最后一点,这也是最重要的。
如遇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显示不全,乱码错字,请更换谷歌浏览器即可正常阅读。